-
下身流出褐色分泌物,最严重是这些情况
2021-08-09 11:22:55
及时就医检查是关键下身流血,很多姐妹都会赶紧来医院看看。但是,如果下身流出褐色分泌物,是什么呢?可别心存侥幸,这种褐色分泌物其实就是出血,因为量比较少,在生殖道待的时间长,所以就容易被氧化,变成褐色或者铁锈色。那么,下身流出褐色分泌物到底要不要紧呢?01下身流出褐色分泌物,最可怕的是什么?当然是癌症的!褐色分泌物,其实就是血,最怕遇到的情况当然是癌症。比如说宫颈癌,可能同房后会出现这种褐色分泌物,还有可能褐色分泌物会混着恶臭。其次子宫内膜癌或子宫肉瘤,这种褐色分泌物可能在月经前后,将经期时间拉得特别长。还有一种比较少见,容易被疏忽,就是输卵管癌。输卵管癌很难诊断,有时候需要磁共振,甚至要先手术把输卵管切下来,才能诊断。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血都是从阴道流出,但其实很难直接判断这些血是卵巢、子宫、宫颈、阴道哪个部位出的。所以一般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排除才能确定病变部位。02下身流出褐色分泌物,还有哪些情况?原因多样当然,上面列举的都是最糟糕的情况。一般来说,主要还是以下因素引起的。NO1:妊娠相关妊娠相关的阴道流血,尿检会出现HCG阳性,但不一定是怀孕(先兆流产),还有可能是宫外孕,甚至滋养细胞疾病等。如果是先兆流产,需要保胎治疗。如果是宫外孕出血会很危险,一旦包块破裂,随时有腹腔内大出血危及生命可能。还有一种比较少见,但必须引起重视的情况就是滋养细胞疾病,有一小部分属于恶性肿瘤。NO2:内分泌相关这类出血主要是体内激素不平衡导致的,最常见的是排卵期出血和黄体功能不全。排卵期出血一般发生两次月经中间,也就是排卵期,可表现为少量阴道出血或者类似月经的出血。可以通过健康规律的生活自我调节自愈,也可以选择对症治疗。黄体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或流产,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补充体内孕酮的不足。不过,最好不要自己主观下判断是否为内分泌相关的出血,还是需要到医院就诊,排除各种器质性病变。NO3:炎症相关比较常见的是宫颈炎症等,表现主要是同房后出现阴道流血。在做完宫颈癌筛查没有问题后,可以通过药物、激光等方法治疗。NO4:器质性疾病宫颈部位的宫颈息肉、宫颈病变等,子宫里的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切口憩室等,这些实质器官上的病变,都会导致下身流血。这些疾病一般来说无法自愈,如果确实影响了生活,就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了。02下身流出褐色分泌物,要怎么办?综上,姐妹们会发现,无论是下身流出血还是褐色分泌物,原因真的很多,所以及时就医检查是关键。必要的宫颈活检、内膜的诊刮,该做的检查还是要做。总之,对于下身流出褐色分泌物,不要过于恐慌,但是也不能不当一回事哦。
查看详情 >
-
刚刚!官方发布,青少年新冠疫苗接种「十问十答」
2021-08-06 09:53:56
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限行、关停、封城......目前,新冠病毒已在17个省市迅速蔓延开,新增确诊病例100、200、300、400......经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梳理发现,在这些确诊病例中,仅南京市就有不少青少年被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11:男,14岁,学生,系确诊病例10之子,7月20日确诊。确诊病例99:女,17岁,学生,7月26日确诊。确诊病例148:女,13岁,学生,7月27日确诊。无症状感染者22:男,14岁,学生,7月27日确诊。确诊病例173:男,17岁,学生,7月29日确诊。确诊病例181:女,17岁,某企业工作,7月29日确诊。确诊病例194:男,14岁,学生,7月31日确诊。确诊病例208:男,14岁,学生,8月1日确诊。确诊病例209:女,16岁,学生,8月1日确诊。确诊病例223:女,17岁,学生,8月3日确诊。以上这些确诊病例,有的是补课时被感染,有的是确诊病例的密接,有的则只是吃个饭、说句话就被感染了。就目前的疫情形势来看,很多家长都迫切关注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的事情,但也存在很多疑问和不解。8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十问十答”,家长们或许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为方面大家观看,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特制成图片形式,看完可以转给身边符合条件但还未接种新冠疫苗的青少年以及家长们,我们争取早日筑成免疫“长城”。
查看详情 >
-
同样是一日三餐,为何有人吃出一身病?这5个习惯一定要改!
2021-08-05 09:43:28
同样是一天三顿饭,为什么有人把自己吃得一身肥胖,有的人却能保持健康身材?为什么有的人吃出一身病,有的人却到老年都非常健康?其实有很多你不以为然的习惯,正在拉开你和别人的健康差距,餐桌上的这些坏习惯都应该改正!01劝酒当今社会,但凡饭局,酒几乎是必不可少的饮品。“感情深一口闷、喝完酒好办事、不喝就是不给面子……”劝酒的往死里劝,喝酒的往死里喝,导致悲剧层出不穷:● 2019年,广东梅州一位17岁女孩在一场婚宴上当伴娘,在众人的怂恿下饮酒过度,后在酒店休息时离世;● 大学生李某为了庆祝考过四级,与同学去酒吧喝酒,遭同学起哄,3分钟内喝了6杯鸡尾酒,倒下后再也没有醒来,死于酒精中毒。还有一组惊人的数字:在中国,一年喝掉的酒有300亿公斤,每年因喝酒死亡11万人,致残(因饮酒产生严重疾患)273万人。喝酒其实并不值得提倡,劝酒更是得阻止。根据《柳叶刀》发表的文章称:饮酒量无论多少,都会危害健康,即使少量饮酒,其带来的有益作用也远远比不过其对于健康的负面影响!长期喝酒,伤肝、心脏、脾脏、胰腺,容易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病甚至癌症……因此,滴酒不沾才是有效的健康行为。02趁热吃国人讲究饮食趁“热”,尤其是天气冷的时候,热奶茶、火锅、麻辣烫等热乎乎的东西也更受欢迎。但你可知这种喜食烫食的习惯,正在悄悄把你推向癌症的边缘!当食物超过60℃,就会引起黏膜充血、蛋白变性,引起炎症等病变;而若温度超过70℃,会直接损伤食道、胃。更有研究发现:连续25天进食高温食物,可导致食管上皮出现不典型增生,也就是癌前病变。因此,进食温度应该保持在35-40℃,最好不要超过45℃,即吃起来稍微温热即可。刚上桌的食物、到手的热饮,还是先等一等再动嘴~03一桌菜以荤为主很多人在外吃饭喜欢点一桌子菜,还要奉行“光盘”,常常吃不下了还硬撑,甚至饭后还要来点甜品;请人来家吃饭时,会准备各种食材,但十有八九都是荤的……这样一餐下来,往往热量超标~次数多了,肥胖、超重、高血脂、脂肪肝、痛风等“富贵病”很容易找上门!另外,长期肉吃太多,尤其是红肉,会增加大肠癌的风险。因为人体在消化这些高胆固醇食物时,产生的胆酸的代谢产物和胆固醇的代谢产物增多,可造成肠腔内厌氧菌增多,这些因素对大肠黏膜上的腺瘤会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从而增加癌变风险。不管是点菜还是自己做菜,不要太多,够吃就行;还要注意荤素搭配,烹饪方式以蒸煮、清炒、凉拌更好,少一些红烧、油焖、干锅类的。04偏食说到偏食,有些人是只吃自己喜欢的食材;有些人则是带有目的性,像为了减肥的、降血脂、降血糖的人群,会选择只吃素不吃荤、不吃油、不吃主食等。但要知道,吃素虽然摄入的能量相对较低,对控制体重、血糖、血脂都有利,不过太单调的饮食会使人体缺乏蛋白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等,出现营养不良,引起人体的消瘦、消化不良以及贫血,还降低了免疫功能以及脏腑功能。不管是哪类人群都要做到荤素搭配、饮食均衡。有三高等慢性疾病的特殊人群,可以少油少荤,并且以禽肉、鱼肉等代替部分红肉。05边吃边聊,或看手机电视电视坐上餐桌,多数人都不会专心吃——多人同桌,边吃边聊;一人独食,则会看剧、刷手机,但是这种习惯真的很不好:● 边吃边说,甚至高谈阔论,难免会出现唾沫横飞的情况,此时,食物渣子和口水就可能夹杂着细菌病毒落在食物上,再吃进肚子,可能增加细菌病毒的传染风险。● 人的咽喉有一块会厌软骨,吃饭时,会厌软骨会把气管盖住,食物就能顺着咽喉向食道滑去;但边吃饭边说话,会干扰到会厌功能,出现呛咳等情况,严重时食物会趁机滑入气管,影响正常呼吸。另外,若是误吞了像鱼刺、枣核等东西,这些尖锐的异物很容易划伤食管壁,造成食道穿孔或导致大出血;还可能刺破胃粘膜,增加胃癌风险。● 边吃饭边看电视或玩手机,你的注意力全在电子产品上,会在无形中影响植物性神经给大脑发送“饱了”的信号,导致越吃越多,增加肥胖风险。● 手机上有很多细菌,在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上发现,手机上的细菌比马桶圈还要多上10倍左右。哪怕人们在吃饭之前有洗手的习惯,在洗手后又接触手机,也会有细菌感染的危险,这样做还是相当于没洗手。所以,小编建议吃饭时一心一意,并细嚼慢咽,好好与家人朋友享受美食吧~
查看详情 >
-
1260倍!德尔塔的"毒"没你想那样简单!最新版防护建议转给所有人
2021-08-04 15:00:09
德尔塔来势汹汹!这种新冠变异毒株,目前已经波及14省,全国疫情高中风险地区已增至4+114个。它的“毒”超出想象。德尔塔病毒载量为原始毒株1260倍中国广东省疾控制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在medRxiv预印本平台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在对前段时间广东确诊的62名德尔塔毒株感染者进行跟踪分析,并与2020年早期感染新冠病毒的63名患者进行比对后发现,德尔塔毒株感染者的呼吸道病毒载量是原始毒株感染者的1260倍。这说明,德尔塔毒株的自我复制速度非常迅猛。此外,携带德尔塔毒株的人可能会更快地具有传染性,研究指出,早期原始毒株在人体内可被检测出来的时间为6天,而德尔塔毒株仅需要4天就能被测出。钟南山:密接者概念要变了“什么叫密切接触者?我们平常讲密切接触者就是发病前两天跟病人的家人,家里的人还有同一个办公室的,或者一米之内有共同吃饭、开会等等。但现在这个概念已经不大适用了。” 钟南山表示,对应德尔塔(Delta)毒株,我们以前讲密切接触者,这个概念要改变了。因为德尔塔(Delta)毒株载量高,呼出来的气体毒性大,传染性很强。根据广州的经验,现在密切接触者的定义是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单位、同一座建筑、同一栋楼,发病前四天,跟这些病人相处的都是密切接触者。钟南山表示,正因为有这个概念的改变,所以才会采用一些不同的管理模式,如密封、封控、封禁等。而这个概念的改变对重点密集人群的管控有重要意义。德尔塔最新防护建议转给所有人——郑州发布中药预防方8月2日,郑州市新冠肺炎中医专家技术指导组依据河南省卫健委公布的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拟制了中医药预防方,具体方药为:(一)成人用药生黄芪1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防风6克,藿香10克,生薏仁15克,茯苓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陈皮10克,贯众10克。每日一付,水煎,早晚两次饭后约一小时温服,每次200毫升,连服4~5天。孕妇慎用。(二)儿童用药藿香6克,生薏仁10克,苍术3克,金银花6克,贯众3克,神曲10克,陈皮3克,槟榔6克。每日一付,水煎100--150ml,每日分三次温服,可加入白糖或者蜂蜜等调味品。一岁以下患儿酌减。或用免煎颗粒,每日2次冲服,连服4~5天。——湖南中医附一院专家组推荐中药方时行感冒1号方:预防用药适应人群:易感人群(素体体虚)及高危人群(包括一线医务人员及有接触史的人员)功效:调和营卫,益气固表药物组成:黄芪15g桂枝3g白芍10g苍术6g防风10g葛根15g干姜3g甘草10g大枣10g银花15g煎服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早晚各1次,连用3天。时行感冒2号方:轻症治疗适应人群:密切接触者,时行感冒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或寒热不明显,或伴有干咳、乏力等症状者。功效:疏风清热解毒药物组成:银花30g连翘10g桑叶10g菊花10g桔梗10g牛蒡子10g竹叶5g芦根30g薄荷3g甘草10g煎服方法:第1、2日可每日1~2剂,水煎,分3~4次服用,之后可视病情改善,予每日1剂,每日分2次服用。时行感冒3号方:中重症治疗适应人群:疾病进展期,体温≥38.5℃,或伴恶寒、身痛、无汗,或伴有咳嗽、咯痰等症状者。功效:解表清里,燥湿化痰药物组成:炙麻黄10g杏仁10g白术10g苍术10g生石膏30g防风10g贯众10g甘草10g煎服方法:第1、2日可每日1~2剂,水煎,分3~4次服用,之后可视病情改善,予每日1剂,每日分2次服用。注意事项: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
查看详情 >
-
苦不堪言!女子“跳舞”停不下来,原因令人心疼…
2021-08-03 14:56:04
说起舞蹈,人们常常想到的是曼妙、优雅、美好...但有种“舞蹈”却让人痛苦不堪、停不下来近日,30多岁的王女士(化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杭州市临安区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她的四肢和头部控制不住地挥舞,就像在“跳舞”一样。医生在了解病情之后,给他办理了住院手续,转入全科康复科进行治疗。经过医学检查发现,这其实是一种疾病,医学上称为“舞蹈病”。什么是舞蹈病?舞蹈病属于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和头部不自主舞蹈样动作,诸如转颈、耸肩、手指间断性屈伸、摆手、伸臂,面部的一些表情。舞蹈症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包括神经退行性、遗传代谢性、自身免疫性因素等。常见症状运动障碍:多始于颜面部和上肢,以后逐渐扩散至全身。常以肢体近端和躯干部为重,行走时有明显的臂、腿部的异常动作,还可以出现运动笨拙,不能做精细运动等症状。认知障碍:初期表现为注意力差,记忆力、计算力和定向力减退,判断力低下,口语流利性差和言语含混不清,后期逐渐加重,最终发展为痴呆。精神障碍:早期以抑郁常见,伴失眠、厌食、性格改变等,逐渐可出现幻觉、妄想、烦躁易怒等,伴有冲动行为。病因分类遗传性: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亨廷顿舞蹈病就是一种典型因遗传原因导致的病症。代谢性:可见于非酮症高血糖及低血糖患者,妊娠时由于雌激素作用也可导致。感染性:为急性风湿病的一种表现,多见于儿童,可能为链球菌感染。自身免疫性: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以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患者。亨廷顿舞蹈症经检查,医生考虑该女子患的是遗传性的“亨廷顿舞蹈症”。亨廷顿舞蹈病是以舞蹈样不自主运动与进行性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运动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中年人,可隐匿起病,缓慢进展,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精神障碍和痴呆,目前尚无法治愈。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有此类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查看详情 >
-
新冠疫苗和怀孕的那些误会,一文说清楚
2021-07-30 11:20:48
新冠疫苗的问世,为全球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性病毒肺炎疫情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有些女性可能在接种疫苗的前后刚好处于某种特殊的情况,比如:打了新冠疫苗后发现自己怀孕了,怎么办?打了新冠疫苗后,什么时候可以怀孕?这篇文章,会给大家讲清楚新冠疫苗和怀孕相关问题。打完疫苗后发现怀孕了怎么办?我国目前大规模使用的新冠疫苗,主要为「灭活疫苗」,其他还有「腺病毒疫苗」和「重组疫苗(CHO疫苗)」。疫苗的主要成分并不包含活的病毒,安全性较好。世界卫生组织虽然不建议孕妇接种减毒活疫苗,但可以接种灭活疫苗。对于孕期女性,目前有限的随访数据中没有发现接种后有增加胎儿异常的风险。但是基于严谨性的考虑,暂不建议孕妇接种新冠疫苗。不过,如果接种后才发现自己怀孕了,也不要恐慌。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灭活疫苗会对妊娠女性以及胎儿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关于在接种后发现怀孕的情况,我国疾控中心根据目前新冠疫苗的特性和过去的经验,给出的官方建议是:如果发现自己怀孕了,又打了新冠疫苗,不需要采取特别措施,更不要因此打掉孩子,按照医生要求定期产检即可。对于接种第1针疫苗就发现怀孕的妈妈,可以在严密监测下继续妊娠,做好产检,注意观察,同时暂缓第2针的接种。有问题随时去医院即可,没必要终止妊娠。打完疫苗后什么时候可以怀孕?目前国家疾控中心没有将「备孕期」列入新冠疫苗的接种禁忌症。理论上来说,接种后发现怀孕了无需特殊处理,接种后也没有严格要求一定要有足够的间隔时间再怀孕。不过,如果实在担心,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适当推迟怀孕时间,接种3个月以后再备孕。但科学上说,接种灭活后,女性随时都可以备孕,也都是安全。女性在怀孕后一旦感染了某种病原体,往往会给自己和胎儿带来较大风险,甚至有可能不得不终止妊娠(流产)。如果能够提前接种疫苗来预防,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疫苗是科学的进步,需要我们正确科学的去理解,而不要过度害怕恐慌或者听信谣言,目前我国是新冠疫情的低流行区,疫情防控常态化,生育不应该被疫情影响,可以接种疫苗就放心接种。此外,不要忘记,除了接种疫苗,戴好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仍然是目前个人防止感染最简单、最容易接受、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查看详情 >
-
私处味道怪怪的,怎样才能变好闻?
2021-07-29 11:42:29
私处的味道也能反应健康问题夏季出汗量大,衣物轻薄,女性们都喜欢洒一点香水来遮盖身上的汗味。有姐妹在后台留言:入夏后,感觉私处的味道特别刺鼻,洒了香水也遮不住,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减轻?受遗传、内分泌、生活习惯和性行为的影响,每个女性的私处气味不尽相同。海的味道?草莓味?尿酸味?腥臭味?正常的私处味道应该是怎样的?怎样才能让味道变好闻?正常的私处气味应该是这样的干净的私处会散发出掺杂着泥土和麝香的芬芳气味,略带一丝清淡的腥味,这是因为私处的大汗腺分泌物(含有蛋白质、脂类、含硫化合物等粘稠的乳状液体)遇到细菌分解产生的气味。日常生活中因为私处尿道和肛门,会不可避免带有尿骚味和粪臭味。如若出汗量大,一直捂着,细菌大量繁殖就会让私处气味变得刺鼻;吃了葱姜蒜等重口味的食物后,私处的味道也会变得强烈。虽然这些味道不好闻,但这些都是正常的。特殊时期的私处味道在某些特殊时期,私处的味道会发生改变,不过脱离相关环境后,味道又可以变回来。①服药期:某些抗生素、鱼油类保健品、阴道软膏、避孕药等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私处的气味。例如,由于紧急避孕药雌激素含量高,经常服用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阴道出血、长斑等副作用,使私处出现一些异味;另外,一些未被吸收的私处外用膏药发酵分解也会产生刺激性的气味。不过一旦停药,这些异味便会慢慢消失。②生理期:例假期本身血腥味重,血液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再加上卫生用品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阴道炎症产生铜锈味。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女性的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也会导致经血、汗液等分泌物的气味发生变化。③孕产期:在孕期激素的作用下,私处pH值会发生改变,白带分泌也会增多,导致私处出现类似胶水或面团的发酵气味。孕期女性由于膀胱压力增加,引起尿频尿急的现象,私处也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尿骚味。有时准妈妈身体会自然分泌起到润滑作用的巴氏腺液,pH值为3.8-4.5,所以还会有淡淡的酸味和腥味。注意!这两种味道是疾病的信号上述这些气味基本都算正常,但是一旦出现以下两种气味,就需要提高警惕了。1.鱼腥味:细菌、霉菌和滴虫等引起的阴道炎,其白带通常都有一股特殊的鱼腥味,同时还可伴有阴道灼热、疼痛、瘙痒、外阴潮湿等症状。腥臭味的来源主要是由于频繁清洗外阴、药物滥用等健康危险行为造成阴道环境和酸碱度变化,使得大量厌氧菌繁殖,释放组胺类物质产生。2.恶臭味:当阴道或白带出现恶臭味时,常常是生殖道严重感染或肿瘤引起的,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严重的子宫内膜炎、重度的宫颈糜烂、生殖道的恶性肿瘤等。特别是中老年女性,如果白带出现恶臭味,而且颜色鲜红,往往是肿瘤的信号。建议尽早到医院妇科就诊。如何让私处味道变好闻注意私处卫生,常用温水清洗,禁止滥用各种清洁洗液;小便后,用干净纸巾擦拭;大便后,擦拭的方向应该要由前往后,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和粪便带到阴道,引起阴部异味;下身穿着应宽松透气,避免私处长期包裹在紧身不透气的衣物中;发生性行为时,保持双方卫生。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减轻私处的味道,如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合理摄取蛋白质,适量吃杂粮坚果,补充维生素B2、C等,有利于私处味道减轻。至于号称能让私处气味芳香的“私处香水”等物品,并不推荐大家使用,毕竟花了钱又对健康无益。实际上一般私处的味道并不会被他人察觉,很多姐妹只是因为心理包袱太重。倘若气味真的让旁人都难以忽视,此时建议及时就医。而且对健康无益。当然若是实在想用,买来用用也并无不可。私处难免会有味道,如果是正常的味道没必要太在意,也不用为了追求香香女孩的形象使用私处香水、清洁洗液等,这样反而容易适得其反破坏私处的菌群平衡,引起疾病。
查看详情 >
-
会癌变的「痣」有哪些特点?12张图教你辨别
2021-07-28 13:53:11
一文搞懂正常痣和非典型痣的差别皮肤镜(dermoscopy)作为皮肤科临床中的一种辅助检查方法,以其便利、无创、操作简单等优点广泛运用于临床,具有“皮肤科医生听诊器”的美称。皮肤镜早期主要用于鉴别恶性黑色素瘤和其他色素性疾病(如色素痣等),其可将诊断正确率提高20%~30%。来自瑞士洛桑大学附属医院(LausanneUniversityHospital)的OlivierGaide博士以“Dermoscopy:Normalandatypicalnaevi”为题,在会议上分享了他对正常痣和非典型痣皮肤镜特征的诊疗经验。在此,我们对演讲重要内容进行梳理,供交流学习。 图1.OlivierGaide博士(来自演讲视频) OlivierGaide博士采用经典的比喻“房间里的大象”(Theelephantintheroom),形象地说明了许多在临床中看到却被我们忽略掉的皮损皮肤镜征象。同时他阐述了痣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发生发展过程,指出痣易受紫外、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OlivierGaide博士揭示了正常痣应有的皮肤镜特征和不应有的皮肤镜特征,随后逐一分析了正常痣和非典型痣的10种皮肤镜模式,见图2。 图2.正常痣应有的皮肤镜特征(黑框)和不应有的皮肤镜特征(红框)(来自演讲视频)网状结构图3.左侧正常痣为典型的规则网状结构,右侧非典型痣的网状结构不规则、部分均质化(来自演讲视频)斑片状网状结构图4.左侧正常痣为典型的斑片状的网状结构,右侧非典型痣呈斑片状,网状结构欠清晰(来自演讲视频)中央色素减退外周网状结构图5.左侧正常痣可见中央色素减退区,周围绕以规则清晰的网状结构;右侧非典型痣可见中央色素减退区,外周网状结构欠清晰,呈片状色素沉着(来自演讲视频)中央色素沉着外周网状结构图6.左侧正常痣可见中央均匀的色素减沉着,周围绕以规则清晰的网状结构;右侧非典型痣可见中央不均匀色素沉着,外周网状结构不规则且欠清晰(来自演讲视频)中央小球沉着外周网状结构图7.左侧正常痣可见中央结构清晰的小球色素结构,周围绕以规则清晰的网状结构;右侧非典型痣可见数个球状或条状色素结构,外周网状结构欠清晰(来自演讲视频)小球模式图8.左侧正常痣可见清晰的大量的大小不一的小球结构;右侧非典型痣可见少量的小球结构,提示其可能为痣的早期表现或者是婴幼儿期间的痣的表现(来自演讲视频)球状鹅卵石模式图9.左侧正常痣可见清晰的鹅卵石样结构及小球色素结构;右侧非典型痣鹅卵石样结构欠清晰,周围网状结构欠清晰(来自演讲视频)外周小球模式图10.左侧正常痣可见中央均匀色素沉着,周围绕以规则的小球色素结构;右侧非典型痣可见中央色素沉着及周围小球欠规则(来自演讲视频) 均质蓝色模式和均质红色模式图11.左侧正常痣可见均质的蓝色结构;右侧非典型痣可见中央呈棕色均质结构,周围绕以蓝色结构(来自演讲视频) 该报告提示在临床中应注意鉴别正常痣和非典型痣的皮肤镜特点,以免遗漏对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最后OlivierGaide博士以一例非典型皮肤镜病例(图11)的实战经验结束分享,通过对其皮肤镜特征的分析,最终考虑诊断为恶性黑色瘤。 图12.皮肤镜提示不规则网状结构、不典型点状和球状模式、白色结构、粉红色区域等特点(来自演讲视频)
查看详情 >
-
“前半生拿命换钱,后半生拿钱换命”:40岁失业后,我的乳腺癌复发了
2021-07-27 13:43:25
老公说:“放心吧,把房子卖了,够你吃20年”对一个中年社畜来说,工作、家庭、健康三者当中,工作是第一位的,至于健康,恐怕只有在真真切切失去且不能再复得之后,才会明白它的重要性。我曾有一份令人称羡的互联网大厂工作,在北京这个单程通勤1个半小时的超级大都市里,我一般6点起床做饭,7点打发孩子出门上学,然后自己收拾一下,7点40出门去赶班车。每天上班、加班、下班,就占据了14个小时,晚饭是不可能有时间做的,都是外卖解决。回家后辅导儿子写作业、吼老公、处理生活琐事再花去4小时,剩下的那点时间,是我所剩无几的睡眠。早高峰,西二旗地铁站等待通勤车的年轻人。摄影/吴家翔我当然也会周期性抽风,想健身,想减肥,但碍于时间和精力实在有限,每次运动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循环往复,我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下去,直到退休那一天。然而,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毛姆说过,上帝的磨盘转得很慢,但是磨得很细。命运不会放过谁,也不会辜负谁。一场疾病突如其来,毫无防备,我的生活被彻底摧毁重构。我辞了职,从一个当代“社畜”变成医院常客,混迹于病友群,还跟广场舞大妈成了好朋友,人到中年,我突然活成了我妈的样子。Part1从中年“社畜”到癌症病人2018年初,我无意间触到左胸内上象限一个肿块,按下去跟石头一样坚硬,我隐隐觉得不太对劲。但因为临近春节,工作忙,而且好不容易买到了回老家过年的车票,所以就没去管它。春节过后,我迎来了生命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天。2018年2月27日,农历正月十二,不冷也没有雾霾,北京暖冬里的空气有点潮,带着些许春天的气息。很少陪我看病的老公那天执意要送我,我觉得他矫情,只是去拍个乳腺B超而已,况且我们还有个医生朋友在那家医院里。B超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乳房上有肿块,而且肿块非常典型: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蟹爪样有毛刺,可见血流。那个B超老大夫甚至指着我的影像对旁边的小大夫说:“看,这样的才叫形状不规则!”大夫和我的医生朋友都明白,应该是乳腺癌没跑了,但当时的我脑子严重短路,任他们怎么解释,就是接收不到任何信息,脸上微笑着,嘴里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接下来的一周,老公又陪着我辗转了两家医院。在等车的间隙,我觉得很累很累,一种对命运无从知晓、对生活失去掌控的无力感弥漫心头,情绪突然间崩溃,我蹲在路边开始大哭,老公默默地陪在我身边,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我想,那个时候他大概也是很慌乱的,只是强作镇定而已。中年人的悲哀就在于,放眼身前身后,无所倚仗,没有倒下的权利。后来,我见到手术的大夫,他跟我说:“放心吧,可以保乳,回家等电话来住院。”他的话好像有魔力一样,我的心真的放下来了,接受了事实,脑子也清醒了,不再那么慌乱。手术过程很顺利。术后,病理显示为浸润性非特殊导管癌,免疫组化ER、PR强阳,HER21+阴性,KI6730%,无淋巴转移,是低危的LuminalB型,又做了21基因检测,分数很低,化疗获益不大,只需要进行放疗+内分泌治疗即可。放疗本来是很轻松的,但是因为我的白细胞常年偏低,骨髓功能差,中途不得不吃升白药维持治疗。这期间,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并且把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乳腺癌指南从头到尾学习了一遍。知道了早期的、无淋巴转移的乳腺癌治愈率高达95%,我的心态放松了很多,尤其是保乳术后外形没有改变,又没经受化疗之苦,所以自始至终,我也没拿自己当个癌症病人看。顺便说一下,NCCN,全称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是美国21家顶尖肿瘤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每年都会发布各种恶性肿瘤的最新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和家属可以自己去搜来看看,只有充分了解病情,才能坐下来与医生深入沟通,制定出适合的方案。最后一次放疗那天正值初夏,我坐在车上,太阳明晃晃地照着,天空很蓝,蝉鸣鸟叫,树绿风轻,一切都像在梦里。一切都结束了吧?我想,不会有比这更坏的时候了,我脑补着回归工作,回归原来生活轨道之后的画面。我甚至有些暗自得意,看,癌症也不过如此,没什么了不起的,姐还是原来的姐!Part2失业三个月后,癌症复发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要小看你的敌人,它可能比你高明得多。在我重归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琐事时,癌细胞也在悄悄地蓄力,伺机卷土重来。返岗后的那段时间,互联网公司正刮起一股清退35岁以上员工的风暴。996的工作时间在大厂流行起来,整个行业的焦虑都日益严重。晚高峰,西二旗地铁站入口拥挤的人群。摄影/吴家翔我的领导很照顾我,特意嘱咐我工作要量力而行,不用打卡和加班。然而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压力和焦虑是身不由己的。没有996的工作作息,注定不会是一个优秀的大厂社畜。我从一个团队的核心成员,变成了哪里需要就补哪里的边缘杂工,虽然很努力地完成了工作,最后的考核成绩仍然垫底。知道考核结果那一刻我真的好失落啊,心里拔凉拔凉的,工作十几年来我从来没有这么失望过。我跟老公倾诉,他劝我,与其这么不开心,不如离职吧,先养好身体。我自然是不甘心的。用父母的话说,他们辛苦供我念了这么多年书,不是为了让我天天呆在家里围着老公孩子转的。何况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喜欢在大厂里拼搏的感觉。但我也明白,作为一个35岁以上的“老人”,身有大病,不能加班,还得三天两头请病假,站在公司的角度,我这样的员工核心竞争力太弱了。权衡再三,我决定离职。晚间,后厂村路边等车的人。摄影/吴家翔离职仅仅三个月后,命运又给了我一记重拳:我的乳腺癌复发转移了,癌细胞来势汹汹。如今回过头看,返岗后的那两年中,其实有很多复发征兆,但都被我以各种理由忽略掉了。第一,治疗结束后,白细胞一直很低,大夫给我开了升白药,嘱咐要吃一段时间,因为胃肠道反应,我没吃多久就停了,又因为白细胞一直升不上来,我几乎每个月都会感冒发烧,免疫力低下,给了癌细胞可乘之机。第二,放疗后左侧胸壁隐痛,我以为是刀口没长好的缘故,且每次复查也都无异样,所以从来也没想过癌细胞会在这里作祟。第三,复发前的半年里,我一直胃口不好,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而且牙龈出血很长时间都好不了。第一次确诊前我也牙龈出血了很久,洗牙和漱口水都不管用。身体一次次发出警告,我却一次次视而不见。直到2020年12月底,又一次发烧、剧烈腹痛、呕吐,我蜷缩在床上,连开口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老公慌得不行,可能觉得我要死了,大半夜叫了救护车。当时正值新冠疫情管控期间,我被送到发热门诊输了三天液,拍了全身CT,胸腔里那个3公分大的肿块终于被发现了。老公拿着CT报告去找我们的医生朋友看,朋友建议去做一个PET-CT,被我拒绝了,因为PET-CT很贵,要一万多块,而且是全自费,我觉得只是炎症,过一段时间就会好。我还是去挂了个胸外科专家号。就诊那天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超级大寒潮肆虐全国。医生看着我的片子沉吟了半天,说,去穿刺看一下吧,我心里咯噔一下,紧接着他又说,位置比较特殊,可能穿刺不到,先做个增强CT吧。室外天寒地冻,北风呼呼地刮,诊室里的我却惊惶失措,浑身都在冒汗。我知道,像他那样的主任医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说明病情多少是有些棘手的。果然,增强CT结果很不好。拿到报告的那天上午,我一直在发抖,想到了陈晓旭,想到了姚贝娜,琢磨着如何才能瞒过年迈的父母,又怕拖累老公,还怕自己真的死了儿子怎么办。我的医生朋友迅速帮我预约了PET-CT和肿物穿刺。穿刺时,因为肿块紧挨心肺,盘踞在胸骨和肋骨之间,位置很不好,大夫先用了一根细针探路,确定能到达后,再改用长粗针,咔哒咔哒,扎了四针,取到三管组织,在我的胸前留下了8个洞。最终穿刺病理确诊为乳腺癌转移复发,分子分型与第一次时一模一样。这时已是2021年春节,短短2个月,这个3公分的肿块长到了5公分,癌细胞循着淋巴到了颈部。大夫说我本是低危型的,这么快就复发,很少见,一定是哪里不对。我的门诊病历。作者供图是哪里不对呢?我仔细想了很久,工作中的焦虑,饮食不规律,经常失眠,运动也是有一搭没一搭,这些可能都导致了我本就低下的免疫力更加脆弱,使得癌细胞迅速复苏,并攻城掠地,侵占了我的胸壁、胸骨和淋巴。更因为我对癌细胞的不敬畏,从未想过它们会卷土重来,而一次又一次地忽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终于迎来了的癌症复发。Part3我要好好地、快乐地活着再一次开始治疗,我们选择瞒住双方父母和兄弟姐妹。药物导致了严重的骨髓抑制,身体疲乏酸痛,失眠加重,我常常半夜醒来胡思乱想。儿子见我三天两头去医院,好奇地问:“妈妈你到底得了什么病?”我说:“你知道癌症吗?”他说:“知道,《送你一朵小红花》里就是。”“如果我也死了,你怎么办呀?”我又问。“不会的,我们一定会救你!”他回答。那次聊天过后,我看着儿子在一夜之间长大,他开始承担家务,每天提醒我吃药,监督我锻炼……我有点后悔告诉他实情,不知道这件事会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多大的压力和阴影。我是幸运的,医学发达如斯,转移性乳腺癌如果在10年前基本是不可治的,而如今CDK4/6抑制剂的出现,使得ER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痛苦获得极大缓解,患者生存时间大大延长,美中不足的是,该类药物还未进入医保,加上其他的联用药物,每月的医药费将近2万元,且需长期服用。世人慌慌张张,所图不过碎银几两,偏这几两碎银,能解世人慌张。恶性肿瘤患者一旦复发转移,就意味着疾病进展进入晚期,花费巨大,足以将一个三线城市的中等家庭拖入贫困。前半生拿命换钱,后半生拿钱换命。年轻时候与人聊天的戏言,在我刚过不惑的年纪,真实兑现了。每次买药刷卡,我总会想起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那一幕,老太太一脸悲伤,声泪俱下地说,吃了三年药,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拖垮了,但是她想活着,她不想死。(电影《我不是药神》)电影照进现实,我问老公,如果我们没钱了,你还给我治病吗?老公说:“放心吧,把房子卖了,够你吃20年。”我很庆幸,也很感恩,虽然老天让我一再受难,但没有让我遇人不淑。现在的我,使用新方案治疗已经四个多月了,肿块也缩小了一半。每天上午,我去小区广场上跟大妈们一起跳舞,大妈问我:“姑娘,你怎么这么年轻就不上班了?”我笑着回答:“因为跳舞比上班开心啊。”闲暇时,我常想,人到中年,上有父母垂垂老矣,下有稚子嗷嗷待哺,你只能拼命向前奔跑,却没有资格停下喘息,直到身体垮了,跑不动了,心有不甘地退回到原点。疾病夺去的,不光是健康和财富,还有我们生活的底气和尊严。但或许也只有经历过这样一场变故后,我们才会明白,那些我们害怕自己挺不过去的,我们必须要挺过去,也只能挺过去。人生起起落落,谁也无法预知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以一种谦卑的姿态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与一切和解,获得平静,活成自己。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到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未来,我不知道会怎样,但现在的每一天,为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我要好好地、快乐地活着。这就是我的故事,从一个忙碌的互联网大厂中年社畜到被迫躺平的广场舞大妈,我只经历了一场大病。
查看详情 >
-
39℃ 才能药物退热?关于发热的 9 大误区!
2021-07-26 13:37:59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对发热的认识和治疗有一些知识点容易出现错误,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特列出常见的9点误区,供大家参考。误区1:体温升高=发热?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37℃左右,昼夜波动范围≤1℃。某些生理情况也会出现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称之为生理性体温升高。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之为发热。误区2:发热都是有害的?发热被认为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中等热度可能有利于提高宿主的防御功能,如促进白细胞向感染局部游走和包裹病灶、增强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等。但高热可明显增加代谢率,引发过度免疫反应,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细胞蛋白变性、组织缺氧、多系统损伤,甚至出现意识改变。误区3:发热=感染?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引起发热的最主要病因,但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肉芽肿性疾病、栓塞性静脉炎等引起的发热也不在少数。盲目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浪费、病原学检查的阳性率下降,还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热、二重感染、产生耐药菌等情况,对原发病的正确诊断造成干扰。所以,抗感染药物不应作为常规诊断性治疗的手段。误区4:体温越高,病情越重?对于1月龄至3岁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儿童不能完全凭体温高低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热时间长短也不能完全预测严重细菌感染的总体发生风险。对于成年患者来说,发热程度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误区5:发热到39℃才能用药物退热吗?2016年版《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指出: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2017年版《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指出:对于体温≤39℃的发热,建议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而无需处理发热。但我们知道,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13%,心率约增加18次/分。对于发热可能加重病情或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或威胁生命的那些患者,应充分评估退热治疗的获益与风险,不失时机地及时解热。以发热儿童为例,退热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孩子的整体舒适度,当出现活动、睡眠以及行为改变时,可使用药物退热。重点强调的是整体舒适性和危重疾病的症状,并非一度强调正常体温。误区6:发热的「三素」治疗方案经常有医师将「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维生素」作为发热患者的常规处方。尽管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退热作用,但其可能增加诊断难度、诱发二重感染、致使感染播散,指南明确指出糖皮质激素不能作为退热药物使用。2017年版《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指出:抗感染药物的应用不应作为常规诊断性治疗的手段。维生素C作为人体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之一,有其固有的生物学功能,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发热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误区7: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或增加剂量退热更佳?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属于NSAIDs,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解热镇痛作用,不建议联合或交替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超说明书剂量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将增加对肝肾功能损害的风险,严重可致死。误区8:你还在用酒精擦浴退热吗?酒精擦浴禁用于儿童!因为高热时行酒精擦拭,会使患儿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大量的酒精。儿童因为肝功能不完善,对酒精代谢能力差,易导致血中酒精浓度升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对于成人,尽管酒精擦浴可促进散热以降低体温,但对于正在使用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等抗菌药物的患者将增加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的风险。误区9:警惕阿司匹林哮喘!临床常用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NSAIDs退热药物,因抑制环氧酶使前列腺素合成受阻,但不影响脂氧酶,致使白三烯生成过多而诱发哮喘。哮喘患者应避免或慎重使用该类药物,还应告知患者不要自行购买及服用此类药物。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