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癫痫患儿在家服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0-06-12 12:49:53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查看详情 >
-
口臭,就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了?你需要知道的 10 个真相
2020-06-05 12:41:48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幽门螺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门螺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根据世界胃肠组织(WGO)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而中国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人数最多的国家,感染率高达59%,将近7亿人感染。也就是说,身边每五个人中,就有三个人感染过幽门螺杆菌。这么多人感染,是不是生活中很容易中招?很多人忍不住担心:听说,和对象接吻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咀嚼喂饭,会让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口臭、屁臭就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了吗?别担心,我们一起来解开幽门螺杆菌的10个疑惑。01 和对象接吻,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可能会,要小心亲(づ ̄3 ̄)づ╭❤~。第一种情况,你对象不一定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就不存在感染风险。第二种情况, TA被感染了,要是患者与别人接吻的话,是可以导致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的。目前已知幽门螺旋杆菌是通过口-口以及粪-口途径进行传播的,不仅接吻会导致感染经口喂食、应用公共碗筷、餐具没有,经过高温消毒和清洁等均可以导致幽门螺旋杆菌传染。患者最好去正规医院接受一下检查,确认是否存在感染。当然,如果你心里十分在意,而你的TA又恰好是感染者,那就让TA在医师指导下根除掉吧。02 常聚餐,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不至于,但还是建议使用公筷。在聚餐时,与其当餐具上来时,用茶水壶里的热水烫一遍,真的不如让服务员给大家准备一双公筷,一把公用的勺子,这样在聚餐时,大家能够更有效的避免共餐所导致的幽门螺杆菌的口口传播问题。外出就餐,尽量选择卫生状况良好的饭店,餐厅就餐,更要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喝不洁净的水,这也是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好习惯。03 咀嚼喂饭,会让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是的!10岁以下儿童最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孩子胃内环境不同于成年人,幽门螺杆菌进入到孩子胃里容易定植繁衍,交换唾液对成人来说不算什么,对孩子来说就可能增加了风险。数据显示,我国 10 岁以下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40%~60%。有调查显示,50%以上成人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患者,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在儿童期获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常发生于成人,但其实儿童更易感染。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咀嚼能力差,就咀嚼完食物再喂给孩子吃,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非常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04 蹲了厕所不洗手,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可能。目前,幽门螺杆菌的具体传播途径还不明确,但科学家们推测,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 ➊口-口传播携带幽门螺杆菌的大人,亲吻孩子的嘴巴或者咀嚼后喂饭给孩子。➋粪-口传播如厕后不洗手,又去吃东西或者摸嘴巴。举个例子一个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者,上完厕所没洗手,而受伤又恰巧沾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没多久他和另一个人握手,而那个人恰巧吃东西前又没吸收,那么他就很有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这就是粪口传播的经典例子。 05 口臭、屁臭,就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了?不一定。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其实没症状。口臭主要来自口腔细菌对食物残留、唾液蛋白的发酵。口腔里的细菌那可太多了,幽门螺杆菌在里面也就是个小喽啰。粪臭、屁臭主要来自肠道菌群发酵食物产生的硫化物,食物中硫的多少才是决定臭味的关键,和有无幽门螺杆菌没啥关系。不要试着用任何表现来判断自己有无感染,实际上,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要不是体检发现,自己都不知道。06 吃大蒜能杀死幽门螺杆菌?如果有用,感染率就不会这么高了。因为大蒜素有消炎的作用,所以就有了一种传说:吃大蒜可以杀幽门螺杆菌。但有消炎作用的不是大蒜,而是大蒜素!“大蒜素”不等于“大蒜”在一个完整的大蒜里面,大蒜素的含量很低或者没有。只有这样吃大蒜,你才可能吃到大蒜素:1.切碎:用拍或者切的方法把蒜破坏;2.时间:把这些碎了的蒜放在空气里面15分钟左右,让他们和氧气发生作用产生大蒜素。3.生吃:只要煮5分钟以上,大蒜素都没有了~~~所以只能生吃。即使你都做到了,你吃一个大蒜能得到的大蒜素的量也是很少的,可能性也是很低的。想通过吃生蒜就能吃到“大蒜素”,真的很难!尽管它有着消炎的好处;尽管它可以让菌长得慢;尽管吃了它的人得幽门螺杆菌的机会要少点。但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如果只吃“大蒜素”,其他药不吃,人身体里面的幽门螺杆菌的数量没有什么变化,用呼气做检查发现菌也还在。所以,为了杀菌而吃的大蒜都是白吃了,因为单单就一个它根本杀不掉幽门螺杆菌。07 益生菌,可以消灭幽门螺杆菌?不能。益生菌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这几年是个热门话题。请注意,是辅助治疗,没有谁是单靠益生菌来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表明,益生菌的主要作用是缓解抗菌药物带来的肠道菌群紊乱,减轻不良反应,少许研究认为也有可能通过竞争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提高根除率。总之,益生菌不一定能消灭幽门螺杆菌,但作为啦啦队,还算合格。08 网购快速检测试纸,能测幽门感染吗?准确性差,不推荐使用。实在担心,去医院做一个「吹气试验」就知道了。如果是因为有明显症状,那更应该去医院检查,排除肿瘤、消化溃疡等情况,千万别因为图方便在家里测。 09 查出感染,必须要和家人隔离?没必要,养成好生活习惯就行。感染幽门螺杆菌又不是感染新冠病毒,不用慌。幽门螺杆菌在成人之间的传播是非常非常非常有限的。在家里,一定要说注意什么的话,注意不要共用毛巾、吃饭时分餐或者使用公筷,这倒不是为了防止幽门螺杆菌传播,是咱们平时就该养成的生活习惯。10 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吗?并不是,但仍要提高警惕。截止到目前为止,幽门螺杆菌是唯一确认的与胃癌发生有关的细菌,但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作用于癌变的起始阶段,而发展到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表明,最终得胃癌的人只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1%左右。胃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吸烟、喜好重口味饮食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单纯感染幽门螺杆菌完全不必过于紧张恐慌。但大家也别轻视它,毕竟中国有一半人感染,1%也是很庞大的数字了。及时根除,可以有效降低胃癌风险。山东地区的一项大型研究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癌的发生率降低了39%。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根除。最后提醒一句,东亚地区是胃癌的高发区,除了确保自己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我们还要少吃腌制、高盐食品;避免摄入过期发霉食物,多吃新鲜蔬果;不吸烟;40岁之后进行必要的胃癌筛查(胃镜联合胃蛋白酶等检查)这也都是预防胃癌必备技能哦~
查看详情 >
-
纯干货 | 针对“无症状感染者”、“夏季如何开空调”等问题,张文宏这样说
2020-06-05 12:33:08
从5月14日0时至6月1日24时,武汉市近990万人接受了核酸检测,根据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介绍:此次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9899828人,没有发现确诊病例,检出无症状感染者300名、检出率为0.303/万,追踪密切接触者1174名。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均进行了医学隔离观察。 目前武汉市无症状感染者在全人群的占比极低,没有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他人的情况。 针对“无症状感染者”问题,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作客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科普微课堂《大咖小灶》上这样说: 现在的‘无症状感染者’,和疫情早期的无症状感染者是不一样的。 他介绍,目前整体“无症状感染者”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病人的病症还没有发出来,医生称之为“潜伏者”;但是如果潜伏期到了,(病人)他还是没有症状,后来一直没有症状,那么这个时候他是处于感染的后期,感染到后期的话,他的传播率也远远低于潜伏期的病人。 张文宏说,现在虽然发现了一些“无症状感染者”,但事实上对于这些“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监测和隔离,医生都发现他的传播力非常有限,没有发现明显的传播。 他表示,从整个的疫情来看,这种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事实上处于疫情最后的消化期。这次武汉的集中核酸检测,事实上也是为了进一步找到更多这样的人,加快对这一批病人的隔离治疗。相信中国的本土病例很快会到接近零的情况。天气越来越热到底能不能开空调?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人们对于疫情期间,夏天开空调安不安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张文宏也因一句“开空调戴口罩”上了热搜。 日前,张文宏医生在一场直播中表示,中国疫情防控做得很好,人们都戴口罩的情况下传染新冠病毒的概率很小。他表示,天热的时候,可以开空调戴口罩,但窗子还要照常开,定期开窗再关闭。 关于空调健康管理的要点!@所有要使用空调的小伙伴们,赶紧一起来围观!总结开空调的三个要点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居家、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须加强室内通风,首选自然通风。 需要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各单位(场所)应了解掌握通风系统的类型、新风来源和供风范围等情况。必须强化空调系统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如居家、办公和集中空调不能做好清洗消毒,选择由专业机构进行作业。
查看详情 >
-
3步走,轻松教你鉴别感冒的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
2020-06-05 12:28:25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临床本质和治疗方法都不同,因此对于怀疑感染的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鉴别感染的病原体。但如何鉴别这一问题其实至今都尚无定论,那么是否存在准确且敏感的标志物?如何快速、简便地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呢?经典的鉴别方法——血常规到医院就诊,一般查血常规是必做的项目,这其实不无道理。在鉴别感染类型方面,主要看的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三项。感染时白细胞经常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见于病毒感染等。虽然相继有研究表明以这几项指标判断感染类型并不十分特异,但由于此观念来源甚久且作为初筛来说也有一定意义,加上血常规最简便易行,因此就成了临床医生判断感染类型的第一步。但要知道判断感染类型绝不能单独应用血常规的几项指标就得出定论,只能说能得到一个更可能的倾向。要想知道更确定的答案,就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新的标志物那么还有哪些检测项目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呢?近些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不少,也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预测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等等。它们在细菌感染时升高往往较病毒感染明显。2015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200余名患者,发现细菌感染的患者CRP水平为36.65±25.85,病毒感染患者的CRP水平为9.23±5.14,具有统计学差异。此外还有研究表明,CRP的升高幅度和细菌感染程度相符合,且相较于血常规里的几项指标而言,细菌感染时CRP升高要早于白细胞,因此更敏感,适用范围也更广。因此,CRP也是鉴别感染类型的一个不错的指标。除此之外,更有一些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来帮助鉴别感染类型,如CD64、CD35分子的表达等,但其临床意义仍需进一步确认。然而这些指标也不是百分百准确。近年来的研究报告指出,CRP水平>20mg/L可以考虑细菌感染,其敏感性为77%,特异性为79%,也就是说仍存在一定误差,因此也只能是帮助我们鉴别感染类型的一项辅助指标。那么靠谱的方法究竟是啥?说了这么多,都是没有定论的东西,那么判定感染类型到底有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当然是有的。作为患者要知道,判断病原体的金标准永远都是培养。即从患者身上取到标本后,能在培养基上长出相应菌落,或者分离培养出病毒,就证明感染了相应的病原体。拿呼吸道感染为例,怀疑感染时,临床医生往往会在血常规等较简单的检查结果中做出初步判断,但同时也会开痰涂片和痰培养的检查。痰涂片的目的是在镜下找病原体,痰培养的目的则是在特定培养基上培养后看是否长出相应的菌。相比较而言,这两项标准更直观,因此也是临床确诊感染类型的方式(但要知道,做出确定诊断的前提是取到合格的标本,因此如何留到合格的痰十分重要)。具体到感冒上,如何鉴别不同类型的感冒?生活中常见的感冒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咽-扁桃体炎。
查看详情 >
-
女性不同时期必做的4大类检验,一个都不能少
2020-05-29 12:15:57
在女性的一生当中,受生育需求及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高发疾病如生殖激素异常、甲状腺疾病和贫血;与生育相关的如生殖激素的稳定、卵巢储备评估、辅助生殖及产前筛查等。女性生殖激素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构成,任何一个器官的异常,或分泌激素的异常,都可能导致内分泌调节的失控,引发疾病。女性生理周期是一个精密的、各种因素相互协调的过程,排卵、经血的现象都与月经周期中的激素水平变化息息相关。排卵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是相辅相成的,激素水平异常会导致排卵功能异常;排卵的异常又将造成激素水平的失调。女性生殖器官卵巢分泌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是女性性征发育、正常生理功能实现的基础;生殖激素对于身体机能的维护也非常重要,不仅与生育和生理健康紧密相关,同时也与心血管、骨骼、皮肤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对于女性来说,卵巢和子宫是怀孕甚至维持常规生理健康的重要器官,评估卵巢的生育力一直是个很常见的话题,生育年龄可以通过B超评估卵巢体积和窦卵泡计数,但其操作相对复杂且受到操作人员水平的影响,AMH由萌动发育的卵泡释放,其血清学数值可以反映卵巢剩余卵泡的数量,因此非常适合于用于评估女性的卵巢储备。育龄期不孕不育的情况在现代社会高发,并且呈年轻化趋势,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在辅助生殖的过程中,女性生殖激素的关注程度非常高、AMH可以用于评估卵巢储备和卵巢反应性。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最为特殊的一个阶段,随着体内雌性激素水平的降低,女性的生理功能和各个器官的健康受到了影响,如月经、血管功能、骨骼健康、精神状态等。女性在绝经期应该重视营养补充,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愉悦心情;重视钙质的补充,预防骨质疏松;定期进行体检,预防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产前筛查产前筛查属于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策略中的二级预防:指减少严重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主要是在孕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采取措施,以减少严重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常用的血清学筛查为早孕期筛查、中孕期筛查和早中孕联合筛查。早孕期产前筛查方案有较多种,最常用的方案包括血清学指标(PAPP-A+HCG)结合超声指标(颈后透明层NT、鼻骨NB),其在5%假阳性率情况下,检出率可以达到90%左右。PAPP-A的水平降低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如胎儿染色体异常(常见的21三体、18三体综合征等)、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死胎等,是早孕期血清学筛查较敏感的指标。中孕期产前筛查因其检测技术较成熟,且易于质控等优势,所以在我国已实行多年,筛查方案从最早的二联筛查(AFP+HCG),到目前广泛应用的三联筛查(AFP+HCG+uE3),再到国内国际上一致认可、可以更好的提高检出率的四联筛查(AFP+HCG+uE3+InhA),随着检测指标的不断增加,检出率也逐渐提高。早中孕联合筛查的方案包括整合筛查模式(血清学整合筛查,全面整合筛查)、序贯筛查模式(阶段性序贯筛查,酌情的序贯筛查),在5%假阳性率情况下,检出率可以达到95%以上。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等。甲状腺激素受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一定程度上也受女性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女性一生当中要经历不同的时期,最典型的就是青春期、妊娠期和更年期。青春期女孩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是甲亢甲减高发的阶段。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和胎儿对于甲状腺激素的需求,甲状腺疾病高发,而妊娠期甲状腺疾病会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和胎儿评分降低,及时的干预和治疗能够改善结局,因此非常有必要关注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和诊疗。根据我国国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的《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支持国内有条件的医院和妇幼保健部门对妊娠早期妇女开展甲状腺疾病筛查。分娩后的女性很容易患上甲状腺疾病,产后甲状腺炎的发病率高,出现失眠焦虑等反应;甲减作为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是可以治愈的,因此建议在产后抑郁症中要筛查甲减。更年期的女性出现甲状腺疾病症状时很容易与更年期症状混淆,因此要更加注意甲状腺疾病的发生。贫血健康贫血指多种原因引起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参考区间下限的一种症状。贫血是红细胞疾病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临床症状之一,既可以是原发于造血器官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系统疾病的表现。贫血不是一组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症。贫血可影响机体全身器官和组织,其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涉及全身各系统,实验室检查在诊断、病因学研究、治疗决策和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贫血患病的三大人群中,女性尤其多发,在育龄期,妊娠期,产后及绝经期等时期,贫血的类型不同且易伴随其他疾病,严重影响了女性健康及生活质量,如何正确的诊断贫血,对于治疗尤其重要。维生素B12、叶酸、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内因子抗体,促红细胞生成素6种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对于贫血的成因,如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肾性贫血等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贝克曼库尔特化学发光平台提供全面的甲状腺功能、生殖激素、产前筛查和贫血血清学检测方案,为女性各个时期的健康保驾护航。
查看详情 >
-
【案例分享】打呼噜≠睡得香 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020-05-27 12:45:15
夜深人静即将进入梦乡的时候突然一阵呼噜声睡意全无 为什么有人睡觉非常安静,有人却呼声震天呢? 其实,打呼噜也是一种病,只是有的人程度比较轻,有的人情况比较严重。如果反复出现打呼甚至呼吸暂停等情况,可要小心是不是得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案例这个案例是苏和家庭医生的会员,她平时胸闷气短,晚上睡觉老是憋气憋醒,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检查,当地医生建议她去做个24小时心电图,她以为胸闷气短是心脏问题,后面咨询了苏和家庭医生,苏和家庭医生的专家怀疑她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让患者直接去耳鼻喉科检查,当地检查结果是扁桃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要马上手术治疗了。现在重点了解一下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你们是在睡眠中心进行睡眠呼吸监测提示,患者在夜间每小时会出现高达61次的呼吸暂停及低通气,经综合评估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医生为他进行了系统的评估和准备并进行了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及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术后半年,不但不打呼噜、精神好了,血压也得到了很好地控制。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高碳酸血症、睡眠中断,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发病原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直接发病原因是上气道的狭窄和阻塞,但其发病并非简单的气道阻塞,实际是上气道塌陷,并伴有呼吸中枢神经调节因素障碍。 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打鼾睡眠中打鼾是由于空气通过口咽部时使软腭振动引起,打鼾意味着气道有部分狭窄和阻塞。 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特征性表现。这种打鼾和单纯打鼾不同,音量大,鼾声不规则、时而间断。 2.白天嗜睡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表现为白天乏力或嗜睡。 3.睡眠中发生呼吸暂停较重的患者常常夜间出现憋气,甚至突然坐起,大汗淋漓,有濒死感。 4.夜尿增多夜间由于呼吸暂停导致夜尿增多,个别患者出现遗尿。 5.头痛由于缺氧,患者出现晨起头痛。 6.性格变化和其他系统并发症包括脾气暴躁,智力和记忆力减退以及性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 如何得知自己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耳鼻咽喉科睡眠监测室如果您是高血压病患者,体型偏胖,家属观察有打鼾、多动,间断的呼吸暂停,夜间多尿,晨起口干、咽痛,白日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症,建议您来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睡眠监测室就诊,进行专业的睡眠监测、评估,以确定您是否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掌握医学常识,正确应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如果你有相关疑问,也可以扫码注册获得您的“苏和家庭医生”每天都会为您提供免费的医学咨询
查看详情 >
-
关于高血压,您了解多少?
2020-05-22 17:27:55
立足科学理念,传播营养健康,又到了和友们今天要和友们分享的健康话题是高血压,目前,我国的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是25.2%,也就意味着,每4个成年人,就有一个是高血压患者。
查看详情 >
-
宝宝营养不良的信号,你接收到了吗?
2020-05-22 11:48:49
妈妈在养育宝宝的头几年,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十之八九会有消化上的问题。月月两岁9个月了,每天妈妈费尽心思做出种种美食摆到面前,总是皱皱鼻子不感兴趣,月月妈时常苦恼一个问题:我就搞不明白,为啥挺好的饭菜他就是不好好吃,每次去医院医生都说是脾胃不和,药没少吃,但就是不解决问题?彤彤妈也有着类似的问题,彤彤爱吃的就那么几样,挑食太厉害了,为了不让他缺营养,他喜欢什么我就使劲做什么,明明每天吃很多,可为啥彤彤就是不长个,还越来越瘦呢?……您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宝宝们再不会因吃不饱而饿得生病,但也正因如此,大部分宝妈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宝宝可能因为喂养不当导致营养不良,一些早产、出生时体重过轻以及双胞胎、多胞胎的宝宝,更易出现这一问题。为什么宝宝会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由于摄食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组织,体重不增或减轻、生长发育停滞、脂肪组织逐渐消失、肌肉萎缩的一种营养性疾病,严重时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的功能混乱。其主要原因有:☞膳食不当、摄入不足断奶时断奶食品使用不当或突然断奶,婴儿不能适应或拒绝新的食品所引起的营养不良,并迁延至幼儿初期。食物搭配不当,含优质蛋白高的动物性食物或豆制品少。过早地跟成人进食同样的食物,而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所致。不良膳食习惯如严重偏食、零食及饮料过多而影响主食等。☞消化系统疾病影响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利用。☞慢性消耗性疾病反复发作的肺炎、结核病、恶性肿瘤等。这类疾病由于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摄食减少,而消耗增加,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宝宝从出生到成人,每个阶段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方方面面的营养支持,如果摄入的营养不够均衡全面,就会影响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生活中,聪明的宝宝们如果身体营养摄入出现了问题,就会发出一些信号,作为宝爸宝妈的您,接收到了吗?体格发育迟缓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指标包括生长速度、发育水平、身体匀称度等等,其中头围、体重和身高是最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遗传因素、营养补充、睡眠、运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营养补充是非常重要的后天影响因素,如果孩子营养没跟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身材矮小,体重低于平均水平。身体弱爱生病如果孩子身体不好、体质较差,容易生病(如感冒、腹泻、肺炎等反复发作),则可能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而引起孩子免疫力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营养不良。6个月至3岁是宝宝抗病能力最低的时期,也是免疫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宝爸宝妈一定要认真对待,带宝宝适当的户外运动;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摄取充足、合理;多晒太阳;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D,以促进宝宝免疫系统成熟,减少患病机会。长期便秘、口臭如果孩子偏爱甜食、荤食、油炸食品以及零食等不健康的食物,而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等健康食物时,容易造成纤维素摄入不足,从而导致肠道蠕动变慢,进而产生消化不良甚至便秘的情况。如果便秘时间过长,又会进一步产生有害毒素,出现口臭的情况。当孩子出现便秘、口臭等问题时,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吃些蔬菜和水果,以及含有大量纤维素的食物。此外,益生菌也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状态来缓解宝宝的消化不良、便秘等肠道问题。出现反应迟钝孩子早期营养不良可能会降低脑细胞的分裂率,从而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常,进而影响语言和运动发育,宝爸宝妈一定要引起重视。尤其是锌、铁元素的缺乏,不仅会影响宝宝的食欲,还会引起胃肠黏膜萎缩,导致胃肠黏膜消化液分泌减少,孩子即使吃了饭也会不容易消化。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等症状时,应警惕是锌缺乏或缺铁性贫血引起的营养不良。动物性食物含锌和铁丰富而且吸收率高,尤其是贝壳类含锌最高,动物肝脏、红肉等食物富含锌和铁。此外,干果、谷类中也含有一定的锌,在膳食中搭配好这些食物可以有效预防宝宝缺锌和贫血。情绪变化无常维生素B族有调节稳定情绪的作用,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1时,可能会变得脾气暴躁、易怒;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6时,可能导致困倦、急躁等问题……所以,家长除了要注重教育方式方法之外,还应该关注营养方面的原因。当孩子情绪变得变化无常时,除了阶段性的敏感期之外,家长需要警惕是否缺乏B族维生素。日常的食谱中,需要适当添加粗粮谷物类食物,以保证日常维生素B族的充足。 想要孩子营养均衡,健康成长,一定要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好习惯。如果发现孩子有营养不均衡的症状,应注意观察孩子的饮食结构,以及日常营养素的补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以免耽误宝宝的成长发育哦~~
查看详情 >
-
孩子总是扮鬼脸还发怪声,到底怎么了?
2020-05-22 11:39:19
东东上小学2年级了,他和妈妈一直有个困扰:东东从1年级起开始出现不自主挤眼睛,时轻时重,到眼科没查出原因,后来面部“小动作”也越来越多,并且常换部位,如挤鼻子、咧嘴,有时候像是做鬼脸一样,慢慢的还出现了扭头、耸肩膀、甩手,甚至会突然发出“怪声”,发烧或疲劳的时候会更加严重。妈妈特别着急,多次带东东到眼科、五官科检查,也没查出原因,妈妈甚至担心东东是不是恶作剧?东东觉得很委屈,他也尝试控制自己,但只能够短暂控制。因为动作太频繁东东经常觉得肌肉酸痛,更让东东苦恼的是,和同学玩到正高兴时动作和发声还会变多。妈妈带东东来到了医院精神科,医生说东东的这些动作和声音是因为患了抽动障碍。
查看详情 >
-
【案例分享】HPV你了解多少呢?
2020-05-21 13:19:08
这两个案例,都是因为感染了HPV之后,病急乱投医,为避免类型状况的发生,今天苏和医学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HPV? 1什么叫HPV? HPV是人乳突状病毒的英文缩写,为小型环状DNA病毒,是性传播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可分为130多个亚型,与人体健康有关的主要是HPV1、2、6、11、16、18、31、33及35型。 2HPV是怎么传播的? HPV通常情况下是通过生殖器接触的性传播在一次性生活中发生HPV传播的机会并不清楚,但是文献报道大约是65%或是更高。同样,多数研究发现宫颈HPV病变的妇女,其性伴侣中有64-70%在接受检查时可以发现生殖器的HPV病变。而这种病变非常微小,当事人可能根本无法察觉。通常情况下,在一次性生活中传染了HPV,大约经过4周到8个月的时间可能发展成生殖器疣,但是也有些感染会潜伏下来,在几年甚至数十年后发展成为疣或宫颈病变。所以要准确判定感染HPV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当一方发生了HPV病变,那么性生活的双方可能会同时感染上一种类型的HPV。性生活中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病毒的暴露,可以加速HPV的清除。当HPV病毒负荷下降了,自身的免疫系统就能更有效的清除病毒。口交也是HPV传播的途径。不过有研究发现在头颈部的鳞状上皮中有四分之一存在者高危HPV,所以口交引起的HPV传播尽管存在,但罕致严重的疾病。除了性生活之外,一些间接的接触,比方说使用坐便器,门把手,香皂,游泳池,浴盆,也都会导致HPV的传播。所以说它的传播是多途径的,甚至深入到日常生活中。HPV6和11会在阴道分娩是传染给新生儿,导致上呼吸道或候部的疣,但是也很少发生,剖腹产可减少此风险。而如果生殖器疣治愈了6个月以上,那么阴道分娩传染HPV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3HPV感染常见吗? 我国尚无大规模的HPV流行病学数据,仅有的数据提示,国内部分地区普通人群的HPV感染率在10%~14%,女性感染高峰期在18-28岁。 大多数HPV感染为一过性,80%的感染者在6-8个月内清除,但35岁以上感染者中有10-15%表现为长期感染,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4HPV感染主要会引起哪些健康问题? 与HPV感染相关的健康问题主要是生殖器疣和宫颈癌。 HPV感染与5.2%的肿瘤相关,其中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始发因素和必要因素,HPV16、18型与70%的宫颈癌有关,16型多见于宫颈鳞癌,HPV18多见于宫颈腺癌。HPV6、11型与90%的生殖器疣有关。 在美国,在开展接种HPV疫苗之前每年因HPV感染引起的男女生殖器疣的发病人数是34-36万,即,约100个有性生活的成人中就有1个因HPV感染引起生殖器疣;每年与HPV感染相关的癌症发病人数女性17600,男性9300。 5HPV可以引起哪些癌症? HPV主要可以引起宫颈癌,也可引起其他部位的癌肿,包括外阴、阴道、阴茎或肛门,还可引起咽喉癌。癌症的发生一般在感染HPV数年后发生。引起生殖器疣和引起癌肿的HPV亚型各不相同。 目前尚无法预测HPV感染者是否一定会发生相关的健康问题,但毫无疑问,免疫功能低下者(例如艾滋病患者)更易发生宫颈癌、生殖器疣等健康问题。 6什么是高危型和低危型HPV? 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根据HPV的致癌性,将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高危型HPV为16、18、31、33、35、39、45、51、52、56、58和59型,长期感染可引起宫颈癌、口腔癌、直肠癌或咽喉癌;低危型HPV为6、11、42、43、44型,感染后可引起肛门皮肤及男性外生殖器、女性大小阴唇、尿道口、阴道下段的外生性疣类病变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 7如何预防HPV感染以及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HPV疫苗接种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HPV感染,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HPV疫苗接种在西方国家较为普及,在我国尚为普及。美国疾控中心和美国妇产科学会推荐9~26岁女性接受疫苗接种,全程3剂,第1剂接种后,分别于1月、6月再接种第2剂和第3剂。 每次性生活正确使用乳胶安全套可以降低HPV的感染风险,但安全套并不能覆盖所有感染部位,所以安全套的使用并不保证绝对不感染。 8如何知道自己有无HPV感染? 对病变组织、粘液或分泌物采用PCR技术进行HPVDNA检测和分型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技术。 其他检查方法有,血清HPV抗体检测、病变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HPV抗原检测等。 HPV筛查试验仅推荐使用于30岁以上女性的宫颈癌筛查,不推荐使用于30岁以下的女性。男性也不推荐做HPV筛查试验。 9HPV所致的生殖器疣有哪些表现? 生殖器疣通常出现在阴茎或肛门周围生殖器区域,表现为一个小肿块或肿块,大小不等,可凸起或扁平(扁平疣),或呈花椰菜状(尖锐湿疣)。 疣可自行消失,或保持不变,或外形增大数量增多。医生通过视诊即可做出诊断。疣治疗后可以复发。与疣相关的HPV亚型感染不会引起癌症发生。 10HPV阳性者如何筛查宫颈癌? 规范的做法是,第一步,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或LCT),常与HPV同时检测;第二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第三步,对阴道镜检查发现有问题的部位取活检,进行病理学分析。这就是标准的宫颈癌诊断“三阶梯步骤”。 11宫颈癌的筛查有年龄要求吗? 2012年ACS/ASCCP/ASCP宫颈癌预防及早期诊断筛查指南建议,宫颈癌筛查应在21岁开始。 21~29岁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30-65岁每5年进行一次细胞学和HPV联合检查,或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65岁以上者若以往正常,可不再检查。 12对HPV感染如何治疗? 对病毒本身无特殊治疗,治疗仅针对因HPV感染所致的健康问题。 生殖器疣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治疗。治疗者可选择药物治疗;不治疗者,疣本身可能自行消失、也可能保持不变、也可能在外形或数量上会有增加。宫颈癌前期应予治疗。在发展为癌之前,女性应常规接受巴氏试验检查并认真随访。预防始终优于治疗。 掌握医学常识,正确应对HPV!如果你有相关疑问,也可以扫码注册获得您的“苏和家庭医生”每天都会为您提供免费的医学咨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