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来袭!春节期间如何做好防护?
2020-01-21 14:27:14
最近两天,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成高发趋势,近两天小编的朋友圈也谈“炎”色变了。
根据最新的报道(截至1月20日18时),新型冠状病毒所导致的肺炎,疫情已经不再局限于源头武汉了,境内累计报告病例224例,其中确诊病例217例(武汉市198例,北京市5例,广东省14例);疑似病例7例(四川省2例,云南省1例,上海市2例,广西壮族自治区1例,山东省1例);境外累计报告病例4例(日本确诊1例,泰国确诊病例2例,韩国确诊病例1例)。目前疫情已在中国扩散,并蔓延至另外3个亚洲国家。
武汉市卫健委表示,根据新修订的诊疗方案,患者病情按照轻、重和危重进行分类,其中轻症100例、重症33例、危重症3例(其中死亡1例)。
截至1月19日22时,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98例,已治愈出院25例,死亡3例。目前仍在院治疗170例,其中轻症126例、重症35例、危重症9例,均在武汉市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
此外,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817人,已解除医学观察727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90人,密切接触者中,没有发现相关病例。
随着春节人员流动加快,“新型肺炎”出现扩散迹象。截至20日,国家卫健委确认深圳出现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此外,北京市大兴区卫生健康委发布消息,大兴区确诊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均有武汉旅行史。同一时期,浙江发现5例武汉来浙并有发热等症状患者。
随即,北京市卫健委对外宣布,北京已启动防治工作。
与此同时,国家卫健委已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下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要求各地加强检测,全力救治患者,及时发布确诊病例及疫情防控信息。
其他城市也已开始积极应对。上海市卫健委也发布通报,宣布上海已采取有力措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一旦有确诊病例将及时公布
引发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到底是一种什么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介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WHO命名为2019-nCoV)。
1月19日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信发布文章称,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病毒变异仍需严密监控。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某些冠状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通常是在与被感染的患者密切接触之后。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儿科主任兼院长助理耿荣介绍,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均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的传播途径。
根据武汉市卫健委资料显示,感染该病毒后临床表现症状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病毒有着显著的不同。虽然不同病毒之间有“近亲”关系,但它并未表现出SARS冠状病毒可怕的特性,因此也不必谈“新型肺炎”而色变。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由于目前感染源还不明确,目前来看,不能排除人传人的可能。应按照呼吸系统病毒性传播途径,阻断传播途径来预防。减少接触和减少传播一系列疾病的标准建议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并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在此也特别分享一份来自WHO(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远离疾患”的权威攻略:
当然,对于个人而言,必须提高警惕,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因此出现感染症状之后,应第一时间选择就医,而不是自己买药来应付。
应对疑似感染者进行隔离,尽快确诊,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国内外大部分确诊病例的共同特点是到过武汉。建议到过武汉的人尽量减少外出,如果有疑似症状,应该尽快就医,并且在就医时告诉医生,近期到过武汉。
同时,与上述症状患者密切接触者也需要一同就医,以排除感染的可能。专家表示,现有的调查结果表明,尚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不能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但持续人传人的风险较低。目前,正结合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开展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