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医生紧急提醒:这些是夏季最危险的事!
2021-07-12 09:43:30
7月11日,将迎来“三伏天”中的头伏,标
志着一年里最热的时期来临。
三伏天高温烤人、暑热难耐,有的人为
了一时之快,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了严重
的伤害!
为此我们总结了各科医生的健康提醒,
这些危险的事千万别做!
心内科医生:过度贪凉小心心梗
夏日炎炎,无论男女老少,似乎都抗拒
不了冷饮的诱惑!冰镇西瓜、冒着凉气
的雪糕,一口吃下去,凉爽和幸福感爆
棚。
但是,有人却因为一根冰棍差点要了
命!
2013年大众卫生报报道,湖南的汪女士
将空调调到21℃,接着又吃了根冰糕,
顿时觉得透心凉。不到半小时,她就出
现腹痛、胸闷症状。到长沙市中心医院
检查后,诊断其为急性心肌梗死,而诱
发该疾病的“元凶”竟然就是那根小小的
冰糕。
接诊的长沙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
医师龙骁解释,冰镇食物有时会成为心
脑血管疾病的“帮凶”。每到夏天,就会
接到不少因为贪吃冷饮而诱发心绞痛、
心肌梗死、脑溢血等的患者。
龙骁医生表示,夏季高温天,人体新陈
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忽然饮用
大量冷饮,血管会迅速收缩,心脏、大
脑等脏器的耗氧量加剧,引起血压波
动,继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那
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本身血管的调
节功能较差,遇到忽冷忽热的刺激后,
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快速调节,于是就容
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烧伤科医生:明火旁喷花露水小心
烧伤
2017年据荔枝新闻报道,一位7岁的小
女孩,为防蚊虫叮咬,孩子妈妈在其脖
子上涂擦了一圈花露水。此时小女孩9岁
的小哥哥在一旁玩打火机,小女孩的脖
子上火焰迅速腾起,严重烧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
副主任医师袁心刚接受重庆日报采访时
表示,大多数人知道花露水能防蚊,却
不知道花露水其实是一种易燃易爆物。
花露水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含量一般都
在70%以上,且燃点很低。有实验显
示,当火源靠近花露水3cm时便可将其
点燃,而且呈现喷射状态。
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刚喷完大量的花
露水就去点火,以免接触到花露水引发
烧伤。
风湿免疫科医生:啤酒+海鲜=痛风
套餐
三伏天天气炎热,在结束一天的工作之
后,大家会选择小聚,而烧烤、海鲜以
及啤酒这些自然是最好的搭配。但是这
却是广大痛风患者饮食当中的一个雷
区。
青岛市立医院免疫风湿科主任医师苏
厚恒接受齐鲁晚报采访时表示,进入夏季
以后,接诊的痛风病人比之前多了一倍
多。多数痛风发作的患者都有吃海鲜、
喝啤酒不注意节制的情况。
苏厚恒解释,啤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成
分会抑制体内尿酸的排泄,海鲜是高嘌
呤食物,嘌呤正是尿酸形成的原料。偶
尔吃海鲜、喝啤酒不会必然引起痛风,
但长期如此会导致体内尿酸增多,痛风
就容易发生。
重症医学科医生:暑天小心热射病
在三伏天这样高温闷热天气里,中暑已
成高发疾病。很多人觉得,中暑太常见
了,怎么会有生命危险?
但是,严重中暑真的会死人!到了热射
病的地步,致死致残风险极高,死亡率
超过50%,非常危险。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何忠杰2016年在接受健康时报
采访时介绍,是临床表现最严重、死亡
率最高的中暑。“由于热射症早期仅表现
为体温有点高,意识虽然出现障碍,但
短时间能清醒,所以很容易被认为没事
了而被轻视,其实这时损害才刚刚开
始。”
何忠杰指出,严重的致死性损害其实要
在后续几个小时才表现出来,一旦损害
出现发展迅速,如果救治失当,会在中
暑症状出现后的12~24小时内发生死
亡。热射病影响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
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伴有横纹肌溶解、肌
红蛋白尿;意识障碍,休克,肾功能损害
等。
脾胃科医生:吃隔夜菜小心食物中
毒
夏天气温高,很适合细菌繁殖,食物更
容易腐坏变质。稍有不慎,就会病从口
入。
最常见的,是有些放进冰箱的“隔夜菜”
明明闻着没馊、吃起来正常,但其中已
有细菌滋生。大人孩子进食后,全家“中
招”患急性肠炎的病例不在少数。
济源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主任医师刘战
河接受济源日报采访时表示,每年的
7~8月,急性肠胃炎患者都会增多,大
多是因为夏季食用过凉的食物以及在冰
箱存放时间过久的食物所致。
像吃了隔夜西瓜、隔夜菜、凉拌菜、生
海鲜等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天气较热的
时候比较多见。一方面,因为温度高,
食物腐烂得较快;另一方面,由于苍
蝇、蚊子多,细菌传播得也快。患上食
源性疾病原因就是“病从口入”。
呼吸科医生:空调不清洗小心肺炎
2021年6月,一则标题为《一37岁男子
因长期未清洗空调,致肺部感染吹进
ICU》的新闻,引起众网友热议。
据沸点视频报道,湖北宜昌一男子在吹
了许久没用的空调后,出现高热、咳
血、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等症状,随后
就医被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随后被送进
重症监护室抢救治疗。
你家空调清洗了吗?长期不清洗空调,
有多危险?
郑州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贾金广接受河南日报采访时提醒,长期
不清洗的空调,可能会滋生军团菌。家
里空调的过滤网和散热片,是最适宜军
团菌生长的理想生存环境。
在空调送风的过程中,军团菌可通过气
溶胶的形式散布到空气中,被人体吸入
后致病,产生一系列非典型肺炎症状,
也就说我们经常说的“空调肺”。可能引
起心内膜炎、心肌炎,甚至休克等。
因此,每年在使用空调前要对空调进行
专业清洗。
泌尿外科医生:夏季喝水少小心结
石
7月5日,据都市快报报道,大二学生小
陈(化名)平时喜欢打篮球,夏天出一
身汗就来一瓶“快乐水”,简直不要太
爽。这几天,考完试的小陈几乎泡在了
球场上。一周前,打完球的小陈突然觉
得腰腹部疼痛,一会功夫就大汗淋漓,
还恶心、呕吐。立即送到杭州市西溪医
院急诊,经检查确诊为 急性双侧输尿管
结石。
接诊的杭州市西溪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
师王健生表示,天气炎热的夏季是泌尿
系结石的高发季节,人体出汗多,尿液
容易浓缩,如果喝水量再不够,尿液中
的晶体物质就容易析出,形成结石。同
时,夏季光照强烈,体内维生素D和维
生素A合成增多,促进小肠吸收钙离子,
使尿液中排泄钙增多,也使得结石更容
易形成。
王健生提醒,结石与碳酸饮料也有很大
关系。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磷酸盐类,
这正是结石的主要成分。
所以防结石,一定要多喝水,大量饮水
甚至能帮助小结石的排出。
皮肤科医生:去户外小心“蜱虫病”
7月5日,一名刚出生四天的婴儿被蜱虫
咬伤的信息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其实,每年夏季,全国各地都会出现一
些被蜱虫叮咬发痒,最严重的甚至死亡
的例子。
目前,山东青岛疾控中心等发出提醒,
因为蜱虫在夏季活动频繁,到植被茂密
的地方出游,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严
防蜱虫叮咬。
“蜱虫病”全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
征,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乏力、头
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厌食、腹
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器官衰竭然后
死亡。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颖颖2020年接受
健康时报采访时提醒,发现有蜱虫叮咬
皮肤,可以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
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
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
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把蜱虫取
出后,再用碘酒或者酒精进行局部消毒
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张颖颖提醒,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
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
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可以穿长袖衣
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
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
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不要
穿凉鞋。
创伤外科医生:高温天气宠物易伤
人
气温高容易让宠物情绪不稳定、躁动不
安,较平日更容易伤人,所以夏天是狂
犬病的高发期,也是各地犬伤门诊最忙
碌的季节。
据工人日报2020年7月报道,昆明第三
人民医院平均每天犬伤门诊量达80例左
右%。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创伤外科副主任医
师吴俊华表示,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
导致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人一旦发
病,攻击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特征性临
床表现为兴奋、恐水、畏光、吞咽困
难、狂躁等,最后多死于呼吸、循环衰
竭。一旦发病,进展速度很快,病程多
数在3~6天,极少超过10天。
如果不幸被狗、猫等咬伤一定要及时到
专门的犬伤门诊请医生进行规范的处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