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学生出现发热情况怎么办?家长隐瞒孩子病情要负法律责任吗?戳→
2020-04-24 16:35:45
开学后,
学生出现发热情况怎么办?
家长隐瞒孩子病情会怎样?
学校防疫方案未经审定通过会怎样?
今天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给出了答案↓↓↓
学生出现发热情况怎么办?
上海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专家组副组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天气转热,学生活动后容易出现体温较高的情况,一旦发现,应先让学生在学校隔离区稍作休息,待状态平稳后再测温。
如学生体温仍超过警戒线,或出现干咳等症状,需在留观区戴好口罩留观。同时,教师应通知家长送孩子去发热门诊就诊。
如学校出现超过3个以上学生同时发烧,或连续三天出现5例发烧的情况,需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且及时和当地疾控部门取得联系,就地隔离疑似学生,在疾控中心上门甄别后处置。
家长若隐瞒孩子病情会怎样?
发布会上,吴凡介绍,学校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校外也很重要,任何学校不是独立于社会的。每天家长和学生往返都有风险。
校外注意几个环节,首先注意人,除了学生和家长、和家庭关联的人,注意他们的状况。
第一类人就是孩子,他们发烧状况蛮多的,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腹泻这些症状,家长及时带他们就诊,要和老师报告,第二天不能去学校。哪怕是轻微的症状,或者精神很不好就要关注他有没有发烧状况,赶紧送医。这是家长特别要关注。
第二类,是家里所有人,包括老年人,因为老人没有防范及时洗手。家里同住的人发烧了,孩子就不要去上学了。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落下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孩子,还承担了整个学校的责任。
第三类,每天进出家庭的相关人员,大部分是家政服务人员。家里最好有人问下家政服务人员有何症状,关注家政服务人员的状况,进门有没有先洗手。
这三类人员,在学校开学以后进行好健康随访和管理。
第二个要注意的环节,是通勤方式,尤其是大年龄孩子通过公共交通通勤的。
家长有责任不断提醒孩子,在上下学路上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口罩怎么戴。老师监督孩子进学校以后洗手,家长也要提醒孩子放学后进家门以后洗手。
第三个注意环节,一旦孩子出现情况,千万不要隐瞒,这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因为你的隐瞒或者侥幸心理,造成学校疾病流行和暴发,会影响到一大批孩子。家长要承担榜样的责任。
吴凡还表示,建议暂停眼保健操。主要考虑到佩戴口罩无法操作,建议以远眺等方式缓解眼部疲劳。
学校防疫方案未经审定通过不得开学
闵行区教育局局长恽敏霞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学校细化的防疫方案经过同意的,可返校开学。方案未经批准的,不得返校开学。
据介绍,闵行区修订开学工作指导手册,要求学校细化开学方案。区教育局依据《上海市开学工作指南(修订版)》修订开学工作手册,下发所有学校。特别强调本次返校复学总要求是在全面做好防疫工作的背景下复学,要求各学校按照“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细方案、最实举措”的标准做好防疫工作。要求各校制定“一校一策”,形成“两案十制”,报区教育督查组审定。
做好人员管控工作。落实好返沪人员健康观察。持续落实“条块叠加,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各街镇学校组按照教育局每天推送的返沪人员名单,跟所在社区对接,落实好每日返沪师生员工的居家健康观察工作。落实好核酸、抗体检测工作。核酸检测由区卫健委、教育局统一安排。局里制定了4月8日0点以后返沪人员的核酸检测方案,社区学院的核酸检测点已经开始运行。部分学校申请为教职员工进行检测全部协调完成。
同时做好快速测温设备保障和防疫物资准备工作。一方面,做好热像式红外测温设备的保障。教育局为全区各中小幼学校等单位每个校区入口处统一安装一台热像式体温筛检仪。4月20日已完成所有初三、高三毕业班学校,5月6日前将完成其他单位的安装。另一方面,做好口罩和其他防疫物资储备。按照师生每人每天至少1片口罩、校内储备至少1周用量的要求,做好口罩储备,共发放区经委调拨的防疫物资口罩151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