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卡喉怎么办?每个人都应该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
2022-02-16 16:28:46
日常生活中,
老人、小孩出现异物卡喉的情况,
相对比较常见,
一不小心还有窒息的风险。
当我们身边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
怎么办?不要慌,
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
关键时刻也许能救命。
1、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清除上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操作方法是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背后用双臂还抱腹部,一手握拳掌心向内挤压受害者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分。另一只手伸开捂在拳头以上,双手快速用力向里向上按压,反复进行此动作直到堵塞物吐出为止。
“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
是20世纪70年代
美国一位名叫海姆立克的急诊科医生发明的
也被称为“生命的拥抱”
3、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主要是冲击患者的上腹部,令腹部的膈肌迅速上抬,使胸腔的压力突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开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从而给气道一股向外的冲击力,促使梗塞气道的异物排出。
如果孩子(大人)不能哭、不能咳嗽、不能发出任何声音;或者仅有轻微无效的咳嗽、仅能发出尖锐的声音、仅能挥动双臂,这时候很有可能异物卡入了气道,要迅速想办法把东西排出来。
海姆立克征象的快速简易识别:三不能+V型手。
三不能是:异物阻塞气管后,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不能咳嗽。V型手就是当患者出现“三不能”时。双手不由自主呈现V型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识别出海姆立克征象,请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手法进行急救。
一般来说,从孩子被异物卡住喉咙的那一刻开始,有5分钟左右的“黄金救治期”,在这5-10分钟里如果能加以正确的急救,孩子脱险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5、海姆立克急救术
1 岁 以 内
1岁以上及成人

剪刀
两个手指并拢,像一个闭合的剪刀。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按压点在肚脐上方两横指以上的位置,首先是找到患者肚脐的位置,然后将两根并拢的手指横放在肚脐以上,即可找到按压点。
石头
拳头。一手握拳,拇指侧的拳眼放在按压点上。
布
布,指的是另一只手抱拳,然后用向上、向内的力量,冲击患者的上腹部。
可以通过这个口诀,记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法和作用位置。
自救
患者已昏迷
两腿分开,骑跨在患者腰部,一手握拳,
双臂伸直,用力向前向下推压上腹部。
孕妇及肥胖者
对于极度肥胖及怀孕后期发生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患
者,应当采用胸部冲击法,姿势不变,只是将左手的
虎口贴在患者胸骨下端即可,注意不要偏离胸骨,以免
造成肋骨骨折。
海姆立克急救法仅仅适用于异物吸入气
道,不能用于食道异物的紧急处理,且
不要在看似气道梗阻,但仍能说话、呼
吸的人身上使用。
一旦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不能将异物排
出,患者的呛咳和呼吸困难还在持续,
应立即送往医院紧急抢救或拨打120急
救电话。
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伤害,尤其对老
年人,因其胸腹部组织的弹性和顺应性
差,按压可能导致肋骨骨折,胸腔或腹
腔内器官的破裂、出血,因此,发生气
道异物阻塞时,应首先采取其他方法排
出异物,在其他方法无效且患者情况危
急时才考虑海姆立克急救法。
幼小儿童尤其以刚学会走路的两岁左右孩子,气管异物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小儿的气管与食物交叉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功能尚不健全。大人如果给其花生米、黄豆等食物,由于小孩口中含物说话、哭笑活动,使会厌软骨无可适从,而致吞咽时食物误入气管,造成气管异物。
幼儿因好奇,易将钱币、纽扣等异物放在嘴里,不慎而致意外。
另外,不论是孩子或者成人,如果在吃饭时看视频、讲话、说笑或狼吞虎咽等,都容易发生呛咳或异物堵塞。
此外,很多老年人因疾病常年卧床,吞咽功能下降,如果食用不易吞咽的食物,如汤圆、月饼、馒头等,也容易造成气管异物堵塞。
将食物切成细快;充分咀嚼。 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大笑、讲话、行走和跑步。 不允许儿童将小玩具放在口中,太小的零件不给幼儿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