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 | 你那么离不开手机,手机用什么来回应你的“一往情深”?
2019-09-19 13:56:23
前两天在查阅资料时,认识了一个新名词---短暂智能手机失明症(Transient Smartphone Blindness TSB)。介绍这个名词的是一位专业眼科医生,他在文章里说: 这个新名词最初源于201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国际顶尖医学专业期刊之一)的两个病例,这两个病例的共同特征是:她们的单眼视力下降均发生在黑暗中看智能手机后的数分钟内,一例在睡前,一例在醒后,视力下降的一侧均发生在侧卧看手机的对侧眼。2017年,又报道了一例这样的病例。
这是关于TSB的3例正式报道。这3位TSB“患者”不幸中的万幸是:她们出现的都是生理性单眼视力下降或失明,都是短暂性的并可恢复。但我相信她们自己一定是被吓出了一身的冷汗,连我看了都是一惊!在如今这个出门可以忘带钱包、可以忘带手表、甚至可以忘带钥匙都不会心慌,但唯独离开手机就会心慌的时代,有多少人认真想过,我们的眼睛正在承受着多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这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手机屏发出的短波蓝光!
中学的物理课上大家都学过:自然界的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谱组成的,不同波长的光在视觉上呈现出不同颜色,例如波长在600—700纳米的光,我们看到的是红光;500—600纳米的光,我们看到的是黄光;而蓝光是波长在400—500纳米之间的光,其中波长范围在400—450纳米的为短波蓝光,波长越短的光,其能量就越高,穿透力越强。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于是人眼与蓝光亲密接触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因为LED光源以及各类以LED为发光源的电脑、手机、电视机屏幕等电子产品,其光源峰值光谱都是这种短波蓝光。我们如此离不开这些电子产品,整天粘着自己的手机,但它们或许并不“领情”,它们用来回应我们“一往情深”的却是对人眼的各种伤害。
保护好眼睛,我们应该怎样做?
❶ 合理安排“舔屏”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看,更不要一有时间就低着头看手机:工作看、吃饭看、走路看、如厕看、睡前看、睡醒看、白天看、夜晚看。。。。。。整个人生都被手机绑架了,还有啥意义?
❷ 必须看的时候,佩戴能够阻挡蓝光的眼镜,或者给视频终端带上“眼镜”贴膜,阻挡蓝光释放。但必须强调一点,即使广告商宣传得都是真的,蓝光也不会被这些产品全部阻挡,且不可因此放纵自己,永远要牢记第一条!
❸ 调低手机亮度。众所周知,亚洲人更喜欢“冷屏”。但颜色越冷,就意味着色素中蓝色的成分越高,更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将手机的色温调低,虽然如此一来不够冷艳的颜色看起来有些不习惯,但是这样设置更有利于保护我们脆弱的视网膜。当然,屏幕亮度也不宜调得过低,否则更容易伤眼睛。最好的方法是在设置中选择“自动调节手机亮度”。
❹ 一定不要在黑暗的环境下看手机!一定不要在黑暗的环境下看手机!一定不要在黑暗的环境下看手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❺ 学会给眼睛提供营养保护,提高自身修复能力
✓ 含花青素的紫色蔬果
花青素是强效抗氧化剂,能够清除损害眼部血管的自由基,维持正常细胞连接,改善眼部微循环,保持敏锐的视觉。
✓ 含叶黄素、玉米黄质、类胡萝卜素的黄色、橙色、红色蔬果。
✓ 补充DHA
DHA是构建视神经的主要原材料,补充DHA对维护良好的视力也大有益处。
别以为今天的话题说的是隔壁老王家的事儿,距离自己很远,如果继续掉以轻心、我行我素地粘着自己的手机,我们的眼睛会因为伤害而流泪。。。。。。
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