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资讯

血压测量,那些可能被忽略了的小细节

2021-03-04 11:22:51



血压测量的常见误区


诊室测量血压时,坐姿、方法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血压读数偏高,造成误诊。


1. 憋尿


受测者在憋尿状态下,可能导致血压读数偏高10~15 mmHg。在测量血压之前,应排空膀胱。


2. 坐姿不端正


受测者坐姿不端正,包括懒散、背部或下肢缺乏支撑等情况,可能造成血压读数偏高6~10 mmHg。测血压时,需背靠椅背、双脚平放在地板上。


3. 手臂悬空


受测者手臂悬空,可能导致血压读数约偏高10 mmHg。测量血压时,应将手臂平放在桌面上,使上臂中点与心脏平齐。


4. 袖带套在衣服上


测量血压时袖带套在受测者衣服上,可能造成血压读数偏高5~50 mmHg。测量血压时,最好能裸露手臂。


5. 袖带太小太紧


测量血压时袖带太小太紧,可能导致血压读数偏高2~10 mmHg。应根据被测者手臂周长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


另外,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1~2厘米为宜,与手臂之间应能自由伸进一个手指。


6. 翘腿


测量血压时受测者翘腿,可能使血压读数偏高2~8 mmHg。测量血压时不要翘腿,双脚平放支撑。


7. 讲话


测量血压时受测者问问题、回答问题、打电话等现象,可能造成血压读数约偏高10 mmHg。测量前、测量时以及两次测量之间都应该避免交谈,保持安静。



血压测量注意要点


1. 测量血压推荐使用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并定期进行血压计的标准化校正,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淘汰。


2. 患者在测血压前30分钟,应避免喝酒、咖啡或剧烈运动等,心情平稳,排空膀胱,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分钟 后,开始测量血压,测量时不讲话,不走动,保持心绪稳定。


3. 测量血压时,上臂置于心脏水平,充分裸露上臂,袖带以环绕上臂周径的80%~100%为宜,袖带下缘在肘窝上方2~3 cm,一般以能伸进1~2个指头为松紧适度,手背和手臂应给予支撑,避免肌肉收缩和等长运动影响血压。


4. 第一次测量血压时,应同时测量左右两臂血压,因为左右上臂血压可能相差>10 mmHg,即臂间血压差异。选取较高血压值的一侧作为参考值,此后均应测量该侧血压。


5.  对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其他可能经常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还应加测站立位血压,即测量由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3分钟时的血压。


6. 测量血压应同时测脉搏,对于心律失常且血压值不稳定的患者可附加心脏听诊。


7. 当前两次读数相差>5 mmHg时,应再次测量,间隔时间以1~2分钟为宜,最后记录3次血压的平均值。



不同测量血压方式


目前常用的无创血压测量方法主要有诊室血压测量、家庭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 。


一. 诊室血压测量(OBPM)


OBPM是指患者在诊室或医院,由医护人员按正确规范,测量上臂肱动脉所获得的血压值,是我国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点击图片可放大、收藏;下同)





二. 动态血压监测(ABPM)


动态测量患者日间和夜间的血压,可以获得多个血压参数,了解患者短时血压变异、昼夜节律等,对于发现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出,ABPM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


  • 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 mmHg

  • 白天平均血压≥135/85 mmHg

  • 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Hg


三. 家庭血压监测(HBPM)


HBPM是患者在家庭测量的血压,可反映患者清醒状态下白天的血压,也可以用于鉴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等,可以测量长时血压变异,协助高血压诊断及疗效评估。




《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指出,HBPM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连续7天家庭血压平均值收缩压≥135 mmHg 和 ( 或 )舒张压≥85 mmHg。



测量血压的正确坐姿


四. 特点分析


1. HBPM和OBPM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不高,ABPM在高血压临床用药中更有指导意义,尤其当患者血压在高血压诊断阈值附近时。


2. ABPM是年龄<80岁的患者中性价比最高的测量方式(尤其是在年轻患者中),HBPM在初步诊断高血压上花费最多,但对于高血压的自我监测和长期管理有更高价值。


3. HBPM能够降低研究人群的血压值,其性价比在低收入人群中较优。


4. ABPM是诊断高血压和初始治疗的最优测量方案,在诊断隐匿性高血压和持续性高血压方面优于HBPM。


5. 在诊室血压增高的情况下,ABPM是性价比最高的测量方式,也是指导高血压初步用药的最好方式。



特殊人群的血压测量





1. 儿童


  • 听诊法和示波法均适用于血压筛查;

  • 绝大部分正常数据的形成基于听诊法测定结果;

  • 在示波法测定血压偏高时,需使用听诊法明确血压分级;

  • 应取右侧上臂测定血压,并与正常值进行对比。


2. 妊娠期女性


由于妊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管变化,需使用经过认证的可用于妊娠期女性的血压测量设备。


3. 肥胖患者


  • 对于部分肥胖成人,特殊圆锥形袖带可能有效;

  • 当患者上臂臂围过大无合适上肢袖带时,可使用大腿血压袖带;

  • 当大腿血压袖带仍偏小时,可在腕部测量血压。


4. 老年人群


  • 测量坐、立位血压有助于发现体位性低血压;

  • 立位血压测定时间为立即站立时、站立后1分钟及2分钟;

  • 体位性低血压与骨折、晕厥及死亡风险增高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