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资讯

身在床,心在浪?教你几个治失眠的“硬核”办法

2021-11-18 14:07:14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但这并不代表人人睡得好。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显示,成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大约3亿国人都有睡眠障碍。 

这里有“敷最贵的面膜,熬最晚的夜”的爱美人士,有“月亮不睡我不睡”的耐力选手,有“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养生达人,还有“不舍得睡觉”的打工社畜......

难道现代人都不用睡觉了吗? 

其实不是不想睡,而是真心睡不着。而且在“找回睡眠”的路上也没少花功夫,耳塞、泡脚、褪黑素、助眠音频...

不管用什么方法,“今晚一定早睡”的flag还是立了就倒、倒了再立,周而复始,身心疲倦的还是我们自己。 



今天年医生就教大家几个治疗失眠的“硬核”办法,同时也是欧美睡眠研究学会指南推荐的认知行为疗法哦~

NO.1

要想睡眠变简单,良好习惯要养成

优质睡眠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否则白天的“续命神器”有可能就是晚上的“盗梦高手”,健康的运动也可能成为失眠的“帮凶”。年医生建议大家从时间、饮食、环境等方面调整习惯,让睡眠变简单。 

● 下午3点后不碰咖啡、巧克力或茶等饮品

● 卧室要安静,窗帘要隔光,温度要适宜

● 起床和睡觉时间要固定,周末也不例外

● 戒烟,至少别在睡前吸烟,因为尼古丁会影响入睡

● 戒酒,饮酒会在后半夜损害睡眠,反而睡不安稳

● 睡前半小时不看手机、电脑,而且放远一点

● 睡前3-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平复运动后的兴奋就要2-3小时


NO.2

惯性失眠很焦虑,刺激控制来解救

经常失眠后,很容易陷入越担心失眠就越睡不着的“魔咒”里,我们可以采用刺激控制的疗法来打破这个现象。



 除了睡觉和OOXX,任何事都不要在床上做,如玩手机、刷剧、吃零食、看书等

● 困倦时再上床,而且躺下后不要做任何动脑子的事

● 如果超过20分钟还没睡着,就离开卧室看会书(不看手机或电子书)或听轻音乐,有了困意再回到床上

● 如果回到床上20分钟后仍睡不着,就重复上述动作,不管多晚都要按时起床,且不要午睡

● 不要频繁看表,总看时间会更焦虑


经过以上措施,失眠可能不会很快改善,但积累的睡意有助于之后几天的睡眠,而且能帮助建立“床”=“困”的条件反射。 

NO.3

睡前切记别紧张,身心放松好入眠

良好的习惯和刺激控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期间可能还是会遇到晚上睡觉总是紧张,放松不下来的问题。这时你就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帮助自己放松身心,快速入眠。

渐进性放松法

入睡时让自己面部、手、脚趾或其他部分肌肉紧绷1-2秒,然后放松重复几次,记住并保持这种放松的感觉。

放松反应法

闭眼舒服的躺在床上,吸气时肚子鼓起,呼气时肚子下去,同时想象湖面、小溪、草地等令人感到放松的画面体会放松的感觉。



有了这三种“硬核”办法,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尽早摆脱失眠的困扰。不过网络上还有一些关于睡眠的不恰当说法,年医生在这里给大家避避“雷”

 没必要纠结一定要睡够8小时,只要第二天不影响工作生活就可以

● 大部分失眠,只是偶尔一两次或短期的,自己调理就可以好,不必过于担心

● 如果经常睡的晚,起得迟,睡眠质量也不错,那并不是失眠而是睡眠时段后移

● 牛奶、泡脚、香薰等稀奇古怪的助眠方法不同的人效果差异很大,不过可以尝试下

● 有的人实际睡的时间不短,但自己总觉得没怎么睡,这种情况医学上叫主观性失眠,可以到医院做个睡眠监测,用真实数据说服自己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严格按以上措施调整了一个月,失眠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善,而且影响了工作和生活,那就需要寻求精神心理科或神经内科医生的帮助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睡个好觉,享受健康生活。也请提醒每个你爱的人:今晚早点休息